第2章 月下私语,诗集中的梦
作者:凡夫 [AI+]
月亮像一块被洗得发白的旧银元,挂在深蓝色的天鹅绒夜幕上。村子沉睡了,白日里的喧嚣都化作了田埂间蟋蟀不知疲倦的鸣叫。只有村东头那棵老槐树,枝叶繁茂得像一把撑开的巨伞,将月光筛成一地斑驳的碎银,也为树下的两个年轻人隔开了一方小小的、隐秘的天地。
李春梅的心跳得像胸口揣了只兔子,一下一下,撞得她肋骨生疼。她攥着衣角,眼睛却一瞬不瞬地望着从村道上走来的那个身影。王建军的脚步沉稳而有力,那是部队里练出来的,不像村里其他后生那样,走路松松垮垮。他身上带着一股淡淡的肥皂味,混着夜风里泥土的清香,让春梅没来由地一阵心安。
“等急了吧?”建军一走近,就压低了声音,他的嗓音带着一点军旅生涯留下的沙哑,在这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。
“没,我也刚来。”春梅小声回答,脸颊在月光下微微泛红。她不敢抬头看他,只是盯着自己绣着一朵小梅花的布鞋尖。
两人并排在槐树下的一块大青石上坐下,隔着一拳的距离,却仿佛能感受到彼此身体散发出的热气。沉默在他们之间弥漫开,但不尴尬,反而像水一样,温柔地包裹着他们。
“今天在公社,听广播里说南方有个地方叫深圳,正在盖好多好多高楼,那里的晚上,电灯亮得跟白天一样。”建军先开了口,打破了宁静。他的眼睛望着远方,那里是村子外黑黢黢的田野,但在他眼里,似乎映出了万家灯火。
他开始给春梅讲部队里的事,讲第一次坐火车的激动,讲天津港口山一样高的轮船,讲城里人穿的喇叭裤和蛤蟆镜。这些词汇对春梅来说,新奇得像是另一个世界的故事。她托着腮,听得入了迷。她的世界,一直就是从家到田地,再从田地到家的这两点一线。而建军的话,像一把钥匙,为她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面广阔天地的窗户,窗外的风,带着自由和无限可能的味道,吹得她心旌摇曳。
“城里真有那么好吗?”她忍不住问,声音里满是向往。
“好,也不好。”建军收回目光,看着她,“人多,热闹,机会也多。但也乱,人心隔肚皮。不过,年轻人要是肯吃苦,总能闯出个名堂。”他说着,转头看着春梅,月光下,她那双清澈的眼睛里闪烁着星子般的光芒。“你这么有文化,要是去了城里,肯定比我强。”
春梅的心猛地一颤,脸更红了。村里人只会议论她家是不是想把她这个“读书人”卖个好价钱,只有建军,会说她“有文化”,会觉得这是她的优点。她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用手帕包着的东西,打开来,是一本页脚已经微微卷起的诗集——《致橡树》。
“这个……给你看。”她把书递过去,像是献出自己最宝贵的秘密。
建军愣了一下,接过来。他借着月光,一字一句地辨认着封面上的字。他翻开一页,上面的诗句对他来说有些晦涩,但他能感觉到字里行间那种不同于“为革命奋斗”的、滚烫而真挚的情感。
“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,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……”春梅轻轻地念出声,声音小得像蚊子哼哼,却一字不落地敲在建军的心上。“我不懂这里面所有的话,但我喜欢这句。我觉得,两个人在一起,就该是这样,谁也不靠着谁,而是并排站着,一起看天。”
建军没有说话,他只是静静地看着她。他不懂什么叫木棉,什么叫橡树,但他听懂了她话里的意思。眼前的这个姑娘,身体单薄,内心却有着一棵树的倔强和挺拔。他忽然觉得,自己那些关于城市的见闻,在这本小小的诗集面前,显得有些单薄了。她向往的,不只是城市的繁华,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平等与共鸣。
他从自己的挎包里,也拿出了一个“宝贝”——一台小小的砖头一样的半导体收音机,还带着一副耳机。他把其中一只耳塞,轻轻递到春梅面前。
春梅迟疑了一下,还是接了过来,小心地塞进耳朵里。建军按下播放键,一阵轻微的电流声后,一个甜美、柔腻、带着一丝慵懒的歌声,像羽毛一样,轻轻地钻进了她的耳朵。